当前位置:深圳市连云港商会养生去除体内湿气的方法
去除体内湿气的方法
2023-07-09

中医里有湿病一说,这是由于湿邪致病,且有外湿与内湿之分。外湿,是由于外界环境的潮湿对人体造成的影响,每因久处低湿,或淋雨涉水,湿邪侵入肌表所致,症见恶寒发热,头胀脑重,肢体浮肿,身重疼痛等。这些都需要重视,具体看下文介绍。

食疗法

砂仁陈皮鲫鱼汤

功效:健脾祛湿

材料:砂仁6克、陈皮1/4个、鲫鱼300~400克、芫荽4棵、生姜3片。

做法:砂仁打碎;陈皮浸泡去瓤;芫荽洗净;鲫鱼宰净,去鳞、肠杂,置油锅慢火煎至两边微黄。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,加入清水2500毫升(约10碗量),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个小时,调入适量芫荽及食盐和生油便可。

眉豆苋菜田鸡汤

功效:祛湿热、健胃进食

材料:眉豆100克、苋菜500克、田鸡2~3只(约250克)、蒜头50克、生姜3片。

做法:眉豆洗净、稍浸泡;苋菜洗净;蒜头去衣;田鸡宰洗净,去皮、内脏,切块。苋菜和生姜放进瓦煲内,加入清水1750毫升(7碗量),武火煲沸改文火煲半小时,去渣留汤,放进眉豆、田鸡再煲1小时。

赤小豆粉葛鲮鱼汤

功效:清热下火、祛湿润燥

材料:赤小豆100克、粉葛750克、陈皮1/4个、鲮鱼400克、生姜3片。

做法:赤小豆、陈皮分别洗净,陈皮去瓤;粉葛削皮洗净,切块;鲮鱼宰洗净,去脏杂,慢火煎至微黄。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,加入清水2500毫升(约10碗量),武火煲沸后,改为文火煲2小时,调入适量食盐便可。

清热祛湿田螺汤

功效:解湿困、祛湿热

材料:田螺1000克、猪瘦肉200克、节瓜1个、陈皮1/4个、生姜3片。

做法:田螺洗净置滚水灼过,挑出螺肉,去尾端,起油镬下盐爆炒片刻;节瓜洗净、削皮、切大块;陈皮浸泡、去瓤;猪瘦肉洗净,整块不刀切。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,放入清水2000毫升(约8碗量),武火煲沸后,改文火煲约1个半小时,调入适量的食盐便可。此量可供3~4人用。

淮杞圆肉糯米酒炖鸡

功效:祛湿驱寒、健脾安神

材料:淮山25克、杞子15克、圆肉10克(中药店有售)、糯米酒50毫升、光鸡1只(约750克)、生姜3片。

做法:各药材洗净,稍浸泡;光鸡处理干净,去尾部,切块。一起与生姜放进炖盅内,加入冷开水1250毫升(5碗量),加盖隔水炖3小时便可。进饮方下盐,为3~4人用。

天山雪莲炖乳鸽

功效:驱风祛湿、祛寒除痹

材料:天山雪莲15克、乳鸽1只、猪瘦肉100克、生姜3片。

做法:雪莲洗净;乳鸽洗净,去脏杂等;猪瘦肉洗净,并与乳鸽一起置沸水中稍滚片刻,再洗净(即“飞水”)。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,加入冷开水500毫升(约2碗量),隔水炖3小时便可,进饮时方调入适量食盐,此量可供2人用。

鲜土茯苓煲猪展汤

功效:祛湿困、利筋骨、健脾益胃

材料:鲜土茯苓(菜市场有售)200克、猪展肉500克、生姜1~2片。

做法:鲜土茯苓洗净,切片状;猪展肉洗净,整块不必刀切。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,加入清水3000毫升(约12碗水量),武火煲沸后,改为文火煲约2个半小时,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。

胡椒根煲猪肚

功效:祛湿除痹、舒筋活络、健脾暖胃

材料:胡椒根40~60克(中药店有售)、猪肚1个、陈皮1/4个、生姜2~3片。

做法:各物分别洗净。陈皮去瓤;猪肚反转,用生粉揉擦洗净,再洗净。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,加入清水2500毫升(10碗量),武火煲沸后,改为文火煲2小时,调入适量食盐便可。为3~4人量。

注意夏季人体的这些湿症

湿是水汽,是阴邪。阴邪容易伤害人体阳气,它和寒气是一类的。外面的湿气伤害到人体的阳气以后,就像乌云遮蔽了日月,造成了人昏蒙、困重的症状表现。所以中医把它叫“蒙蔽清窍”。

为什么湿病多发于夏季呢?中医说,“天人相应”。夏季,杭州温度高,空气湿气大,空气缺乏流动,没有风,所以就形成了一种闷热潮湿的桑拿天。这样的天气是导致人体发病的原因之一,也就是中医所说的“六淫”之一。

湿气是一种阴寒重浊的东西,夏天阳气生长,湿气被蒸腾了起来,通过孔窍,伤害到人体,所以人就会出现一些相关的症状。

比如说有人会出现头目不清,昏昏沉沉的,中医称之为“头重如裹”。身体困重,乏力,走路爬楼没有力气;眼睛、鼻子总是黏黏糊糊,总是洗不干净;而嘴里总是发黏,有人还会夹杂一些其他的味道,发苦、发涩或发甜,伴有腹胀便溏、肠鸣腹泻等胃肠道症状。另外一个趋势就是,湿气往下走,有些人就出现烂脚丫子、足癣等症状。

湿邪致病的一个特点是缠绵难愈,中医形容它“如油入面”。就像把面和油裹在一起以后,摘不干净,分不清楚。很多人得了这种夹杂着湿邪的疾病以后,治疗周期比较长,不像受风受寒了,吃点药,发点汗,头天难受,第二天就好了。而感受湿邪以后这种病程就比较长,比较难以治愈。

专家教你正确选穴 自助去湿气

夏季要特别注重祛除湿气。但由于湿邪致病较难根除,要以预防为主。本网邀请中医保健专家教你认识几个祛湿穴位,针对这些穴位,你可以自行按摩,排除湿气。你还可以用艾草在家自助进行艾灸,效果更好。

艾灸的方法

1、足三里穴艾灸祛湿

足三里穴是位于外膝的下3寸、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的位置,艾灸10-15分钟即可,需坚持一段时间,很快可以看到祛湿的效果。

2、丰隆穴艾灸祛湿

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的中点,肌肉较为鼓起的位置,针对这个穴位祛湿,效果较佳。每日艾灸15分钟可以有效健脾祛湿。

3、解溪穴艾灸祛湿

解溪穴位于脚背、踝关节活动的凹点。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,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。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,坚持一段时间,能够很好祛湿。

4、三元穴艾灸祛湿

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,属于养生保健的穴位。长期对关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、补肾固精。每日可以艾灸10-15分钟,能够帮助祛湿。

湿气重艾灸是一种相当不错的方法,但是你必须先要知道去湿气艾灸什么穴位,这样才能拿捏准确,保证治疗的效果。还有由于不同的食疗办法,其在最终去除体内湿气的效果显示上也是各不相同,为此,体内有湿气者不妨在平时多尝试一些食疗方法来进行治疗。